【OSM之亂】隨意更改地點名稱 實用地圖 VS 考古地圖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2/04/27
1,762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Open Street Map(下稱 OSM )為基礎的離線地圖《香港遠足路線》應用程式深友行山人士歡迎,而最近地圖上發現被添加了不少生僻的地名,引發起一場激烈的討論。

Open Street Map 是一個建構自由內容的網上地圖協作計劃,目標是創造一個內容自由,而且能讓所有人編輯的世界地圖,以及讓一般的行動裝置有方便的導航方案。

據「 Captain VL Channel 隊長郊遊頻道 」版主所述,OSM 上最近被新增的條目超過四千項,數量非常誇張。除了新增的項目外,當中有很多名稱都被改成古名,甚至是不太正確的稱呼。此舉使人感到憂慮,會否會在有緊急事故時影響救援之類的服務,無法作出適當的溝通,為行山人士帶來性命危險。



根據討論,有人指出發現這些更改都是來自於一名叫做「 protecthknames 」的用戶作出。該名用戶不斷將地圖內地點名稱改為古名,而該名人士則不停與之對抗,進行「改名戰」,直至現時終於平復,並把名稱都改回原來的稱呼。

此時有很多人直指「protecthknames」指的就是專頁「保衛香港名字」。對此該專頁也作出了澄清,表示自己雖然平時也有在 OSM 上進行少量小修補,但最近之大量修訂與自己並無關係。保衛香港名字更再次強調希望宣傳教育土名及推廣正確地理觀念,完全無意擾亂導航。



於 2022 年 4 月 22 日,風火山林為此進行了一次網上吹水會,討論是次事件,並請來幾位嘉賓提出對事件的見解。



首先是攀山愛好者兼越野賽運動員的物理治療師吳俊霆( Elton Ng )作出了分享。他認為香港現時除了政府的 MyMapHKGoogle Map 以外,有很多應用程式都是以 OSM 為基礎底圖,所以在 OSM 上的資料假若不正確,會為很多不同用戶帶來影響。

Elton 亦認為,地圖不是一個適合放入太多資訊的最好媒介,反而著重的應該是簡潔易明、用於定位及導航。假若放太多資訊到地圖上,會導致獲取訊息困難、資訊混亂、不合時宜。


( 圖片來源:地政總署 )


另外保衛香港名字的版主亦進行了分享,指出幾年前謝偉銓議員和楊岳橋議員曾去信當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查詢,了解香港現時地名相關處理方法,而有關當局則回應指,目前並沒有計劃對此進行立法規範。(相關立法會文件)而目前地政署有一個「地名訂定委員會」,雖然接受市民提出對地名的更改及訂正建議,但需符合一定證明及審議。

相對於向政府正式提出建議去對地名進行更正,看來在 OSM 上自由更改資訊的確是方便得多,但正正因為少了很多審查的程序,才會引多這次各方意見不同所帶來的「改名之戰」。


( 圖片來源:collaction.hk


此外,OSM 的資深用家 Summer 表示,其實可以考慮以加 Layer 的形式去讓地圖能夠達到簡潔實用的效果同時,亦能讓想查詢到更多資料的用家可以自行決定顯示訊息的多寡,操作上若能做到這點,就能減少多方之間的意見相佐。

Elton 亦進行總結,其實在這次「改名之戰」之中,並沒有說誰對誰錯,名稱只是一個方便溝通所用的工具,對此各界多作交流亦有所得益,在溝通後訂正再使用是可以的。但同時可進行溝通的媒介其實另外有很多,例如是網上討論或是書籍,都比直接在地圖上改名來得合理及有效。


( 圖片來源:Wikipedia )


相信是次事件之後,會有更多人去留意地圖的資訊準確度及實用性,希望以後香港各界能好好團結一致,能自我監管地充實屬於我們的開放式地圖,製造出更好、更方便行山人士的地圖。



吹水會重溫:


資料來源:風火山林Captain VL Channel 隊長郊遊頻道保衛香港名字地政總署